托福语法考试知识点托福的语法不算难,但也非常难全做对。语法书有不少,所以去仔细看看也不需要别的特殊材料。当然有些放矢,参照考试内容重点学习。托福考试知识点绝大部分集中于:1 句法剖析,2 词序,3 词性,4 主谓搭配,5 平衡结构,6 名词限定词,7从句引导词,8 代词,9 名词单复数, 10 动词时态,11 介词搭配,12 与主语搭配,13 同源形容词,名词区别,14 常用动词,15 不定式,16 倒装结构。判错密绝:托福找错中有一些捷径,这是长期考试试题重复的势必。1 代词划线98%错,2 动词划线80%错,3 小心不定式,4 常用被动态的词,5 平衡连接词,6 倒装(UNTIL,NOT UNTIL) 7 AND 连接,注意多义,8 句首介词和不定式,9 人名,专业术语做同谓语与主语一致,10 IN 和过去分词的连用THAT 后两个逗号错, 11 DO和MAKE,12 LIKE和ALIKE,13 SINCE用完成时,IN 用过去时,14 SELF单用,15 双重否定,16 IT IS 和THERE BE,-ING和-ED,EVEN和EVEN THOUGH的替换错误, 17 有ALTHOUGH 不需要BUT。托福阅读的考试知识点 阅读是一个考基础的部分,提升的瓶颈在于词语量上,所以平时应加紧背单词。阅读办法有:A 阅读全文,B阅读首句 ,C从问题到文章,D 主题句加考试知识点。阅读考试知识点:在文中出现表现为:概念,原则等;ALTHOUGH A,B。B为中心;AS---AS对比之处即为考试知识点;出现很多数字,形容规模等;词语定义的淡化;词语的本意;词语的改写;分号,举例的考试知识点;时间前的判断;反语,错务的选项;态度题在于文章,CRITICAL正反都说,NEUTRAL中性态度很难出现,SKEPTICAL怀疑的,未被证实的;文中很多描写的对象;文章结论出现于:末段80%,首段10%,全文10%,支持的结论在整个文中无冲突,则任一结论为文章所支持,若有冲突,则全文不支持;注意中心和引导词;文中比喻举例等。出题原则:1 举例,2 概念及中心定义,3 对比(比较级),4 比喻,5 类比,6 引语,7 数字,8 末段考试知识点,9科技文中的原理,人物文章的事件,10 举例;等。犹其注意TOPIC SENTENCE。 TOEF听力要素 语调起伏与语气:书面语言只有一个表达方法,即它的字面意思,这是它唯一的方法。而口语在字面意思以外,还有一个书面语言所不拥有的方法语调和语气。它使口语语言比书面语言更丰富、生动。同样的文字在口语中可表达比在书面上更多的意思。比如:一个独立的句子:When will these picture be ready? 在书面上一般只能理解为单纯的疑问句。在听力中它因为可以有不一样的语调,从而可以表达完全不一样的多个意思:1)一般语调可以表达单纯的疑问含义即字面意思;2)特殊语调之一可表达责备的意思:洗照片用的时间太长了! 3)特殊语调之二可表达不以为然的意思:你不必担忧时间的问题;4)特殊语调之三可表示反问的意思:你没资格误码我这种问题!5)特殊语调之四可表达某种否定的意思:照片永远都不会洗好了;等等。 书面语言努力通过标点符号等方法来弥补我们的不足,但无论怎么样都赶不上口语语言的表达能力。可出人意料的是,口语语言的这个优势却成了中国托福考生的一个劣势。多数中国学生从ABC开始学的就是书面语言,他们非常善于一丝不苟地精确理解每个单词的字面意思,然后再把它们合在一块组成一个句子的意思。这种工作办法很符合中国人所谓治学严谨认真的传统思维和传统道德,也很符合现代逻辑剖析式的科学精神,但在口语中这种办法却只能歪曲句子的准确含义,成为托福听力的天敌。由于听力考的只能是口语,而口语表达的意思需要一句话作为一个整体,并置于肯定的语调下才能确定。一味割裂分解根本不是口语语言的研究办法,它需要一种整体性的观念。这就像看电视一样,与屏幕维持一段距离,可看到完整的画面;若紧趴在屏幕上看那些麻麻点点,不是使画面更明确了,而 是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无论是中华民族所谓出色的传统美德,还是现代科学那僵化的思维方法,都将不在托福听力的语气题中适用,这里所需的是更智慧的头脑,更活跃的思想,更敏锐的直觉,更丰富的联想。在托福听力中,以语气语调口语语言的独特表达方法为考查核心的题目已经不少,而且还在加倍地增多。它与IMPLY / INFER的提问角度一脉相承,体现了ETS出题人思路的最新变化,也是托福听力以后发展势头所在。但,这一问题的特殊本质决定了它不像其他音的问题那样可以理出海量过死过细的条条框框,它需要更多地依靠考生在听磁带时实实在在地培养源于己的语感。考生反复听磁带,领会语气含义与特点,领会语气含义与语调特点之间的联系。这一工作对克服托福听力新题中最大的困难有很大的帮忙,使考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音的问题的综合在托福听力中,问题总是是紧紧地纠缠在一块,不可以截然分开的。一道题如因音的问题犯错,多是几个方面一同用途的结果。考生可以看出,针对某一方面的音变的例子,常常也包括着其他的音变。纯粹只有一种音变的状况是极少见的。要全方位地、综合性地解决音的问题,一个非常好办法是粗细结合的听力练习办法。所谓粗即指泛听,细即指精听,粗细结合即指在进行很多泛听的同时,选定某些段子进行精听。被选作精听的段子应有很多的连续、失音、弱化等等各种典型音变现象及丰富的语调语气变化。针对托福来讲,考生可以把所有考过的考试真题都作为泛听的材料,而精听的段子则应从CONVERSATION考试真题的段子中选出来。由于与TALK段子相比,CONVERSATION段子更接日前常生活会话的实质,所以它1)语速更快;2)变化更丰富;3)连读失音等音变现象更多;4)带有固定音变的平时用语和搭配更多。CONVERSATION段子的这几个特征也可以作为考生选定精听段子依据的规范。对解决音的问题而言,任何段子只须具备显著的上述几个特征,它便具备精听的价值